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沙坪坝区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牢记“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首位”,以思想建设为抓手,凝聚人心,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国家政策方针在基层落地落实筑牢坚实堡垒。
举旗定向 政治统领有“高度”
“作为党员,首先要讲党性,牢记党管一切,严格按照党的要求行事,以党建促改革。”在10月的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沙坪坝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宋敬波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站位。
改革期间,沙坪坝区税务局坚定不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学习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不讲条件,冲锋在前,这是工作状态下孙兵的真实写照。现年49岁的孙兵,税龄30年,是原国税第三税务所所长,有着丰富的基层税务所工作经验。“这些是磁器口街道的纳税人,磁器口街道个体双定户多,只有工作细致、服务贴心,才能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到新岗位后,孙兵介绍辖区内纳税人情况,事无巨细、如数家珍。“组织有需要,那我就一定传好‘接力棒’!”
同样由“主”转“副”的,还有渝碚路税务所副所长张远智,当组织找到他谈心谈话时,他主动提出愿意担任副职,不让组织为难。如今张远智已到新岗位作为辅助者履职,“我是一名党员,正确认识个人在改革中的‘进退留转’是基本要求,我不愿让组织为难。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会履职尽责,为税收事业献上一份力。”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三定”工作的落实,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12名税务干部主动选择由“主”转“副”,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显忠诚,示担当,推动税收改革在基层落地落地。
融会贯通 思想政治有“温度”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效果,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要有 ‘温度’。”这是党建工作负责人杨浩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要及时跟进党员干部思想变化,把工作做到大家心坎上。”
改革期间,杨浩带头制定《沙坪坝区税务局开展“三个谈心全覆盖”工作方案》,谈心谈话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谈改进建议,让每一名税务工作者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温度”不仅要让税务人员体会,更要让纳税人感知。今年7月,嘉陵江水位暴涨,磁器口地区江边店铺被淹没。为守护纳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沙坪坝区税务局“阳光穗税”志愿者团队蹲守5处防洪点,积极参与磁器口抗洪抢险,帮助纳税人转移生产物资,最大限度降低纳税人损失。灾后重建阶段,“阳光穗税”志愿者团队第一时间通过电子邮件、纳税人QQ群等方式,向受灾纳税人送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得到纳税人“点赞”。
“温度”,也意味着让全局上下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退休干部关国议在离退休干部重阳节座谈会上感慨地说到,“新机构成立,纳税人再也不用‘两头跑’, 一个窗口就可以通办所有业务,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尽管已经退休,关国议最关心仍然还是纳税人。从税33年,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关国议始终将服务纳税人记在心间。“有事找关老师”,不仅是纳税人来办事解决问题的常备选项,也逐渐成为沙坪坝区税务局纳税服务优秀品牌。
以文“化”人 精神文明有“厚度”
“红色”是沙坪坝的底色,“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红岩精神”是沙磁文化的核心。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站在改革最前沿,沙坪坝区税务局以树立新机构、新作为、新形象为目标,构筑精神高地,激发税务干部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帅哥,来这里帮我看一下怎么扣不起税款哦!”“怎么我输入了纳税人识别号,系统没反应?”10月大征期,沙坪坝区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网上税务局体验区一派繁忙的景象,穿梭在其中的,是今年7月30日刚刚入职的郭畅辰。入职不到三个月,他已经能独立在网上税务局体验区辅导纳税人,谈到自己的成长,郭畅辰表示,“十分感谢刚入职时,王国超对我的指导,让我很快适应工作节奏,掌握基本业务。”
王国超对此也腼腆一笑,“我刚入职的时候,前辈们也是这样手把手地教我,将自己总结的前台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如今,入职一年多的他,已成长为办税服务厅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在业务流程梳理、票证管理制度拟写、发票改版、合并测试等多项工作中也都能见其身影。
从“营改增”试点到机构改革,沙坪坝区税务局“传承”的,是业务知识、工作技巧,更是“聚沙成塔 勤税筑梦”的税务精神和文化涵养。
青年党员张路明在“建功新时代,争当新青年”征文比赛中回忆了自己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税务工作者的心路历程,谈到改革,她表达了自己的与有荣焉,“如今,纳税人再也不用‘两边跑’。每每在接听公开电话,告诉纳税人这个消息时,都能在言语中感受到纳税人的高兴,我也会觉得无比自豪。”
以文化人,正是有了精神和文化沃土的养育,沙坪坝区税务局在改革期间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出,圆满完成改革各项工作任务。